读书笔记、杂谈@tubytuby (黄大管)

[记录]阿西莫夫谈科学,30年回顾(阿西莫夫科学随笔集)

借着雨果奖推荐一下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。其实雨果奖发展至今已不局限于科幻领域,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拿这个说事,对我来说,更精确的定义是“幻想文学”。其次,每逢雨果奖只关注那一位作家,那一部作品,恰恰说明国内科幻文学(甚至是全部类型的文学)创作的匮乏程度以及读者的选择之少,这不是好事。

我不把雨果奖当作一个十足的权威。对大部分读者来说,它只是英语母语读者参考科幻作品的一个风向标,对中文母语读者更是如此。它是由大众投票选出来的荣誉奖,获奖名单里总有你喜欢的,也总有你不喜欢的。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脱离“主观”这个词,就连科学研究,也正如费曼讲义序言那位编辑点出的那样,“是具有个性的”。重复争论毫无意义,不如多点阅读多点创作。

黄大管:

自恋、睿智、风趣、可爱异常的鬓角老头阿西莫夫呀!这本科学随笔集,内容涵盖范围之广让人惊叹,语言幽默生动,思想极具前瞻性和个人特质。对于书迷来说,不仅能瞥见部分《基地》设定的原始灵感,更能更深地了解这位作家的生平。虽说“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”,但我认为阿西莫夫凭着科研工作的背景和通晓各领域的才能,让他对自身了解得足够清楚,并以此为傲。

    

加粗部分是网上流传较广或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篇幅。数学、物理部分由于个人领悟以及兴趣问题暂时一笔带过。我把宇宙探索、天文学一概归入物理标签下之下。根据题目前的标签可见,他虽然自称数学不好,但对数学的兴趣却比本职领域化学更浓(这点我也是明白的,不务正业、或者搞点旁门歪道,总是会比循规蹈矩兴趣来得多,所以他才专职成了一名专职作家……);因为他本身是位科幻作家,所以对天文、物理研究颇多。里面的数理科普文,他甚至运用了一些神奇的“阿西莫夫式”解读方法,这些方法在正统科学界大多不存在的,但从侧面来说,这说明阿西莫夫思考很活络,不受常规所陷。

    

他的身份很有趣。犹太人,但对本族群体归属感低,大概因为他本人是坚定的无神论者,而对于社会上的迷信思想(大多源自《圣经》和基督教)给予毫不留情的抨击和嘲讽(对我来说,这种执着的举动有时候相当孩子气,可参照《12.369》);作为门萨俱乐部副会长,他以受益者的身份质疑IQ测试的准确度(《关于思维方式的思考》);作为一名白人男性,他却自始至终尊重女性、反对肤色标签化;在外人看来,他相当自恋,不忌讳谈及自身聪明,甚至以此为傲;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,他坚决抵制学术造假行为……在我看来,阿西莫夫是真正做到突破自身局限的人,不仅仅因为他出身草根而后获得成功,而是对于自己的过去(身份认同)以及未来无所畏惧、还保有最初的热诚之心。无论是他的科学随笔还是他的小说,都给我非常多的灵感和动力。

    


    

根据目录我稍作记录:

    

<数>最短暂的瞬间/

    

<数>π之点滴/

    

<数>人间天堂/

    

<生>从卵子到最小生命单位/

    

<化>你也会说盖尔语/

    

<生>缓缓移动的手指/

    

<数>感叹号! /

    

<物>我正在打量幸运草/

    

<数>12.369/(数字与宗教)

    

<社>敲打塑料/(安全信念)

    

<社>迟疑,腼腆,难以取悦(女权)

    

<数>勒克桑墙/

    

<历>庞培与命运/

    

<宗>丧失于未翻译/(《圣经》的解读)

    

<社>古老与终极/(论书)

    

<生>长时间注视猴子/(进化论与宗教)

    

<社>关于思维方式的思考/(IQ测试)

    

<社>全速倒退/(谈工业化)

    

<社>最微妙的差别/(生与死)

    

<地>漂浮的水晶宫/(洋流)

    

<社>噢,科学家也都是人啊!/(关于数据伪造等)

    

<文>弥尔顿,此时此刻你应该活着!/(从科幻角度解读《失乐园》)

    

<物>质子在许许多多个夏天后死去/

    

<地>地球的圆圈/(地球的形状)

    

<物>什么卡车?/(宇宙探索)

    

<生>关于思维方式的再思考/(谈大脑与计算机)

    

<物>远至人眼可见的未来/

    

<物>错误的相对性/

    

<音>圣诗人/(谈音乐与词)

    

<地>最长的河/(河流)

    

<数>宇宙秘密/

    


  
评论
热度(22)

© 源伦生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