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笔记、杂谈@tubytuby (黄大管)

[记录/小说]菲利普·迪克两部

因为在译言翻译过菲利普·迪克一部极短的小说(骷髅),后来跑去看了他两部相关的改编电影,《少数派报告》和《银翼杀手》,最后再补完了小说,分别对应名字《少数派报告》和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》。


*含剧透

《第二代》

《啊,当个布罗贝尔人!》

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》


少数派报告

原作篇幅较短,电影虽然剧情硬伤不少,但至少是个流畅的故事,好歹是斯皮尔伯格导演之作嘛。特效和汤哥的脸自然是加分点。关于电影和小说的差别就不写了,早有高人在豆瓣上总结好: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1387045/

最大的不同在于,小说主角是预防犯罪中心的局长,而电影中只是一个警探。当然了,科幻电影要抓住观众眼球,当然是一个帅气的年轻人作主角更为合适,谁想看一个又胖又老又秃的人在那里唠唠叨叨呢。X战警老三部里的X教授和万磁王,可都是又有颜又有动作戏呢。

小说的结局更加吸引人。尽管如此,我还是愿意推推这部电影里,里面的特效和某些理念都让人难忘。比如下图的百脑汇






第二代

《少数派报告》一并收录的短篇。我感觉电影里头的小钢爪(应该说是非常多科幻电影经常出现的蟹形探测器)有点来自这个。故事背景是美苏战争后,地球被毁,美国制造出了钢爪形杀人机器,结果机器自行生产机器人。



一个涂鸦,然后才发现原作只有两爪。


其中抱着泰迪熊的小男孩外形机器人让我想起《神秘博士》之中的Mummy,就那个戴着防毒面罩喊着“Are you my mummy”的男孩...


啊,当个布罗贝尔人!

同样是《少数派报告》中收录的短篇,这篇的描写更出彩。地球和土卫六上的生物发生战争,对方是一种变形虫生物,但身形巨大,二分裂繁殖。双方都安插了间谍,问题来了——

这些因为非成熟技术而转变的地球人/布罗贝尔人,每天超过一半时间不处于原型,这些可怜的非正常老兵甚至成立了一个小型俱乐部。里头最好玩的事情是,俩地球老兵正在争吵打架,结果其中一个突然变成了黏糊糊的变形虫,瘫倒在地上;有时候是两人一起变,哈哈哈哈哈。这种形态让我想起阿西莫夫《神们自己》中那特殊的生物。

可怜的地球人乔治遇上了同病相怜的布洛贝尔人,结果他们生出了四个小孩,来看这段描述,绝对是段子手。

“等等。你可能会想知道,蒙斯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。按照孟德尔法则,他们的后代应遵循一二一的规律。也就是说,一个布洛贝尔女孩,一个混种儿子,一个混种女儿,然后是一个地球女孩。”



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

畅快淋漓的好作品!

 原作和译文都让人拍掌叫绝,译者许东华,译后记非常值得一读!据说译者翻译过《基地》第一部,可惜没读到。电影《银翼杀手》就是以此改编的,但是电影名字居然是来自另外一部小说。

故事背景设定在大战后被辐射微尘覆盖的地球。这时植物动物所剩不多,大多人类移居火星,而留在地球上的人因为辐射都有智力和机体上的损伤。移居火星的人类都配备有仿生人(外形与人类相同,但因新陈代谢缺陷只有4年寿命),但部分仿生人拒绝劳作,甚至杀人、逃到地球,因此需要被歼灭。故事主角是猎杀仿生人的警察,被称为赏金猎人。小说讲述了一天内他狙杀六个仿生人的故事,一气呵成,阅读感极佳。

读完小说只觉得电影是什么鬼。电影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好好交代背景,过分渲染末日气息,装逼感浓浓。不知道其他小说粉丝怎么看待电影的,反正我就是不喜欢这个电影的改编。

小说里的共鸣箱、情绪调节器、分辨仿生人和人类的移情测试都是亮点。共鸣箱相当于如今的VR(其余小说也有这种概念,比如说《零伯爵》的拟感装置),情绪调节器能够释放激素,给人各种情感的模拟,男主老婆居然选择体验一下抑郁,简直醉了,不过她里头说的几句话我倒是挺认同的。“能体会到未来多种多样的可能性——”;移情测试电影里有提及,但是出现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
根据译者后记,小说关键词主要为:人的定义、自我与群体(同情心)。说到底就是探究何为人性。显然电影主旨是从这出发的,但是表现手法表现得过于晦涩难懂了,甚至对小说迷都不友好。



关于想象和实现的滞后性,书中也提到了。移居火星的人非常喜爱阅读“前殖民小说”,就是地球上的科幻小说。然后他们发现,书中描写的故事比他们实际感觉的要更好。所以这些地球上无人阅读化作垃圾的东西,到了火星就成了抢手货。

读到那些城市,那些巨型工厂,那种真正成功的殖民地。你可以想象那会是什么样子。火星本来应该是那种样子的。

这本书让人发掘的东西还很多,有点不擅长直接敲出来啊,写个小故事倒是非常有意思。

小说非常值得一读,电影我就不推荐了。



评论
热度(13)

© 源伦生 | Powered by LOFTER